央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節奏顯著加快 年內126家公司發布并購計劃170起
發布時間:2023-06-26 作者:中陽期貨 點擊數:
來源:長江商報
并購重組是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提高經營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專業化整合也是近十年來國資布局調整的重要路徑。
今年以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節奏明顯加快。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今年截至6月24日,126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累計發布170單并購計劃(剔除失敗案例),其中有28單已實施完成,共涉及25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國資委在日前召開的中央企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暨并購重組工作專題會上提出,下一步,央企要把握新定位、扛起新使命,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上市公司為平臺開展并購重組,助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
持續推動提高央企上市公司質量
央國企控股上市公司涵蓋了能源、交通、通信、軍工、金融等多個戰略性和基礎性行業,是國家安全和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撐。
近年來,得益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縱深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國有資本整體功能和配置效率顯著提升。而通過并購重組促進產業整合,進而從公司層面提質增效、提升估值,已成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重要手段之一。
今年以來,隨著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將實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掀起并購重組潮。數據顯示,按首次公告日計算(剔除失敗案例),截至6月24日,年內126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累計發布170起并購計劃。
從進度來看,上述170起并購計劃中,28起實施完成,但均不涉及重大資產重組。其中,上市公司或其關聯方作為買方的有16起,作為賣方的有5起,其余7起涉及上市公司股東的股權轉讓。而142起正在進行中的計劃中,有6起為重大資產重組。
從每股凈資產角度來看,已實施完成的28起并購事件,共涉及25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其中有19家公司的每股凈資產較去年同期實現正增長。從總市值來看,上述25家公司中,16家的總市值在今年明顯增長,其中有兩家漲幅超過100%。
在業內看來,未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提升資產質量的同時,也將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近段時間以來,證券監管系統、國資委等部門密集發聲,形成了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強信號。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在此前召開的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年會暨2023中國上市公司峰會上表示,將推動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內強質量、外塑形象,爭做資本市場主業突出、優強發展、治理完善、誠信經營的表率,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同時,積極支持央企充分對接資本市場,在高水平利用資本市場上展現新作為;不斷引導央企提升上市公司發展質量,在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上展現新作為;持續推動央企更好融入資本市場。
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發展新引擎
作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力軍,央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是實現國有資產優化布局,完善國有企業治理結構,提升國有資產運營效率的重要舉措。一方面,央企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進一步提高公司質量,可以發揮“穩定器”的作用,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另一方面,提高央企上市公司質量,促進其經營狀況穩中向好,對穩定宏觀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
此次國資委召開的專題會,聚焦持續推動中央企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明確了相關工作思路。會議指出,近年來央企以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為契機,主動運用并購重組手段促進資產和業務布局優化完善,提升國有資源運營配置效率,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會議要求,央企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鎖定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重點任務,以更加務實有力的行動做優基本面、夯實基本功,為央企實現高質量發展、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更好發揮作用提供堅實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排頭兵”,央企是整合和協同上下游、帶動各類創新主體構建創新網絡和生態的核心力量,在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新增長引擎上占據優勢。央企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也正在走向成熟,陸續登陸A股市場。
在布局新興產業上,并購重組已成為央企新優選。目前,中國聯通、中國交建、南方航空、寶鋼股份、海康威視等多家央企正在計劃將孵化或并購重組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分拆出來單獨上市,提高公司整體實力。
國資委相關負責人曾指出,央企重組整合將繼續按照市場化原則推進,專業化整合與產業化整合“兩手都要抓”。一方面,大力推進央企和地方國企內部的專業化整合,另一方面,大力推進產業化整合,要立足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不僅要在央企和國企內部,同時還要突破現有領域,向全社會的各類所有制企業張開雙手,用市場化的方式進行股權合作,共同推動國家的現代化產業發展。
免責聲明: 本公司提供的資訊來自公開的資料,本公司僅作引用,并不對這些資訊的準確性、有效性、及時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及不承擔任何責任。本公司提供的資訊并不構成任何建議或意見,均不能作為 閣下進行投資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