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貨策略

    AI應用不斷落地 險企深化數字化轉型

    發布時間:2023-07-11       作者:中陽期貨      點擊數:

      ● 本報記者 薛瑾 黃一靈

      “最近有點‘AI(人工智能)失業焦慮’,感覺自己如果不持續學點新技能,在不久的將來,很可能就要被人工智能保險師替代了!”近日,某大型壽險公司代理人倪女士感嘆說。

      她的擔憂不無道理。當下,和諸多行業一樣,保險行業也在加速探索AI、大數據等領域的數字化投入,發力數字化建設,并越來越多地將此作為推進轉型的重要抓手。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業內了解到,多家險企已經進行了數字化方案的迭代升級,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等AI領域技術在系統內、產品端應用,正在成為行業數字化建設和賦能的新風口,智能客服、數字員工等,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保險領域。

      科技提升效率

      進入7月,多家險企陸續發布2023年上半年理賠業務報告,“科技賦能”成為此輪理賠業務報告的看點之一。今年上半年,平安人壽客戶通過線上人機交互報案7000多件,平均耗時3分鐘,最快僅需20秒。國壽壽險智能化處理理賠案件超710萬件,理賠智能化率超70%。

      信美相互人壽相關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數智化核保升級,強化數字化核保風控,已實現大數據核保、智能核保、人工核保相融合的數智化核保模式,投保過程配置核保專家機器人與客戶實時互動解答問題,全天候不間斷為客戶提供核保服務。比如在理賠上,在傳統審核模式下,理賠案件需要人工對多達30余類理賠資料進行逐一核對,依據逾千種產品責任及條款進行責任判斷,存在審核效率低、案件時效長、差錯風險高等問題。引入大數據及其他前沿技術應用后,將原來由人工審核的理賠案件,由智能模型完成理賠資料自動審核、責任風險的主動識別及賠付金額自動計算等流程,全程實現無人工干預,有效縮短查勘時間,提升結案時效。

      大家人壽總經理助理劉樹杰也表示,大家人壽通過大數據、AI等新技術,來實現智能承保、智能保全、智能理賠、智能客服,用AI替代人力,優化運營作業流程,最大程度地降本增效。

      多場景應用AI

      “金融、保險行業天然有著海量數據規模,所以AI技術一直扮演了重要的業務助推器作用,不管是精細化營銷做增量,還是精準風控做減損,或者是自動化營銷提效能,都實實在在帶來了業務價值提升。”眾安保險首席技術官蔣紀勻表示。

      “科技給保險業帶來的變革是全方位的。它不僅重塑了保險公司的營銷、定價、風險管理等傳統業務,也促進了新的產品形態和服務模式的出現。”大家保險信息科技中心總經理郝曉波指出。

      “AI在保險領域應用場景非常廣泛,包括保險營銷、承保、核保、理賠、客服及運營等。”中關村科金保險事業部負責人夏溧表示。

      夏溧表示,在客戶服務與銷售場景,通過使用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算法,AI可以提供“7×24”小時的在線客戶支持,并回答客戶的問題。AI還可以分析客戶的需求和行為,為銷售團隊提供個性化的推薦和營銷策略。在理賠場景,通過使用自然語言處理和圖像識別技術,AI可以自動化理賠流程,提高效率和準確性。在運營場景,通過構建智能質檢系統,引入智能語音、自然語言處理、大數據等技術,自動檢測分析聯絡中心的海量交互數據,通過人機結合方式大幅提升質量管理的效率和覆蓋度。同時通過對質檢數據的分析,主動發現潛在的運營風險和商機,幫助保司全面提升運營效率。

      AIGC等前沿技術成熱門領域

      在發力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多家險企將AIGC作為熱門探索領域,持續投入研發力量。

      眾安保險總經理姜興認為,保險行業具備AIGC應用發展的天然土壤。“通過AIGC的應用,我們可以預見,未來代理人能夠輕松生成千人千面的私域營銷素材;精算師可以為不同險種,智能匹配生成精準的賠付率;客服可以實時識別用戶狀態,推薦最適合的產品方案和服務;看護機器人將更智能、更人性化,有望成為健康和養老保險的標準服務。”

      大家保險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來看,AIGC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客服、客戶經營、流程自動化、新產品研發、風險管理以及行政辦公方面都有創新應用空間。大家保險將積極推動AIGC技術在公司內部的研發與應用,不斷創造新的機會和競爭優勢。

      “由于近年來人工智能成本降低,保險機構在人工智能領域開始大量投入,風控模型、營銷模型、推薦算法等開始大規模普及。AIGC技術的興起,放大了技術的通用化能力,降低了金融機構嘗試新內容和新技術的門檻。尤其對于中小保險機構來說,這有可能是中小保險機構彎道超車的機會。”蔣紀勻說。

      夏溧表示,保險公司加大投入AI所帶來的“性價比”非常可觀,并將對保險公司產生多方面積極影響,包括提高保險公司的運營效率和成本控制、改善保險風險評估和精算能力、提升保險公司的客戶體驗和個性化服務、改善保險欺詐檢測和風險管理能力等。

     

     

    免責聲明: 本公司提供的資訊來自公開的資料,本公司僅作引用,并不對這些資訊的準確性、有效性、及時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及不承擔任何責任。本公司提供的資訊并不構成任何建議或意見,均不能作為 閣下進行投資的依據。

  • 啦啦啦资源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