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回撤65%,半個月逆轉?“不宜押寶黑色商品!”交易大咖如是說
發布時間:2023-02-26 作者:中陽期貨 點擊數:
近日上海氣溫驟降,但昨天下午舉行的2022全球期貨交易者大會暨第十六屆全國期貨(期權)實盤交易大賽頒獎大會的專業交易者分論壇現場卻異常火爆!
現場500多人參會,線上近25萬人次觀看直播。來自各行各業的期貨交易者以及全職交易者聚集這里,共話交易理念和投資心得。
接下來,讓我們回顧一下這場盛會的精彩瞬間!
有著二十多年期貨交易經歷的重量組冠軍孔令藝,不再把自己歸類為技術派或基本面派,主要靠盤感下單,技術指標、基本面情況已經了然于心。用他自己的話說,在這個市場上久了,你會發現,杰出的交易員往往對技術分析安于所習,但卻可以跳出技術分析;對基本面情況了然于心,但卻可以跳出基本面;對自身個性了若指掌,但卻能夠跳出自己。
重量組冠軍孔令藝
孔令藝在會上分享說,很多時候做交易最關鍵的是一種信念。要具備一個什么樣的信念,怎么做到改善你的信念,這才是交易的重中之重。“作為交易者,我們要有一種內在的自信,持倉不動搖,這個很關鍵。很多人研究基本面、技術面無非就是不斷對你持有的方向更加堅定信念、堅定信心,否則即便看得再準最終還是取得不了好的結果。”他說。
據他介 紹,自己在今年比賽的時候有三次較大的回撤,其中兩次是50%,另一次是65%。 但是在最后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又把局勢扭轉了過來。 孔令藝將其歸結為心態和認知對于交易的幫助。
在孔令藝看來,一個優秀的交易者需要反復沉淀。“交易中沒有敵人,對手只有自己。超越從前的認知、達到篤定的心理狀態,將幫助我們在交易中獲益。這一點如何做到,只有改變自身的認知和習慣,做到更加專注以聚集更多能量。”他說。
關于大宗商品的交易,投資者應該關注什么?
會上,重量組亞軍石金鵬表示,第一,人口是影響大宗商品最重要的因素;第二,關注老齡化對經濟的影響:過去20年驅動經濟發展和大宗商品價格攀升的核心是房地產,投資者需思考而當下地產所處的位置。
重量組亞軍石金鵬
“當前新舊賽道切換,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很快完成,那么不要對大宗商品或者黑色建材板塊寄予太高期望。房地產市場頂部已現,再看大宗商品,煤焦鋼礦大宗商品的頂部也初見端倪。正常來說,一個國家城鎮化率達到頂峰時所有用鋼需求都將逐漸遞減。”石金鵬說。
石金鵬認為,去年獲獎運氣的成分占了很大一部分,“這么多年我也積累了一些經驗,總體來說閱盡千帆,最后還是大道至簡”。
“改變人生的財富存在于周期中,而周期存在于指數里,交易由指數到品種,要做到眼里有指數、心中有行情。你要先看全局,再看盤活。期貨交易要看到全局指數的運行趨勢,之后看品種。”石金鵬說。
第十五屆全國賽基金組第七名任長海在會上分享了自己的交易心得。記者了解到,他有著30年的股票投資經驗,進入期貨市場不足6年,卻戰績頗豐。他認為,這要歸功于做長期做股票積累下來的經驗。“要少做隨意的交易、沖動的單子。只做可量化、可計算的確定性機會。要永遠敬畏這個市場,以平和的心態面對每次交易。投資理念就是快樂投資,慢慢變富,暴富隨緣。越努力,運氣會越好;運氣越好,賺的越多。”
基金組第七名任長海
“投資一定要專注,自己熟悉的品種才是能長期盈利的品種。要賺錢首先要做到平時好好研究,把一個品種的供需搞清楚,發現未來的大矛盾,這里的大矛盾必須具有可量化、可計算的確定性,所有的大矛盾必須用數據來體現。平時多增加對產業的認知,關鍵時刻就能將認知變現。”他說。
此外,他表示,做期貨需要一顆平常心,心態平和對投資品種的基本面能有更加清楚的認識,以平和的心態面對每次下單。“每次下單的時候我想最多的可能是虧多少錢,而不是想著賺多少錢。快樂投資,慢慢變富,暴富隨緣,這就是我追求的狀態。”
任長海表示,在沒有機會時更需要耐心,把這段時間看作交易之旅中的一段休假,好好享受生活、多多學習知識,為下波行情做準備。
全國賽工業品交易獎第一名景強在會上分享自己的交易經驗時表示,路還很長,跬步千里,行則將至。在期貨市場里活著就是最好的利潤,每天打卡上班,收盤下班,盈利出清就是工資,余下的便是生活。
工業品交易獎第一名景強
景強因一次很偶然的機會進入期貨行業,至今從事商品期貨交易12年,以超短線手法為主,注重小點累積和輕止損,交易曲線一直平滑上揚。“過去的一年時間里,我參加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比賽,很多比賽都排在輕量組前5名。每一年都希望自己有所進步,資金也越來越求穩。有的時候年紀上去了,安逸是最佳答案,雖然缺少點拼勁,但多了些許沉穩。我已經沒有退路了,已經把期貨交易當成了自己養家糊口、安身立命的飯碗。”他說。
很多人都說期貨很難,風險很大,景強認為,期貨市場風險都是可控的,每個人的心態不一樣,造就了市場里形形色色的交易風格和交易手法。話說回來,只要能在市場里掙錢,個人個法都是成功的,適合自己的手法才是最重要的。
圓桌討論環節,多名本屆和往屆的獲獎選手,圍繞過往交易心得、未來投資機遇等多個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談及2022年交易心得時,輕量組亞軍賈利明表示,交易要有四個“心”,一是交易要用平常心,在期貨交易當中找到自己的快樂。二是交易要靜心,只有心靜了,才能冷靜地思考問題,做出準確的交易判斷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調整。三是交易要有恒心,做自己熟悉的品種。四是交易要小心,在市場上保持活著才是最大的利潤。
對于2023年的投資機遇和風險,輕量組第五名廖鄉萍認為,今年大宗商品的波動性將小于2022年。他進一步解釋說,導致2022年行情出現暴漲、暴跌的“黑天鵝事件”,如俄烏沖突的邊際影響正在減弱。此外,2023年全球出現經濟繁榮和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也較小,因此2023年大概率是會出現“振蕩行情”。此外,他表示,自己在振蕩市的策略是分散和低倉。
但在量化組第十名劉陽陽看來,2023年市場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其中最需要關注的是俄烏沖突走向。“當前沖突已經從戰略的進攻狀態到戰略相持狀態,下一階段是戰略的哪一個階段是不得而知,這兩個結果對于商品的影響是截然相反的。基于此,我自身的交易處于一種防守狀態,即不會優先選擇上升空間大的品種,而會去選擇下降空間小的品種。”他說。
事實上,與機構交易者相比,普通交易者的研究能力、操作能力都相對偏弱,在這種情況下普通交易者應該怎么去生存?如何做到風險和利潤的均衡呢?
長期穩定盈利獎第八名、最佳金融期貨交易獎第三名白海波表示,要想做到風險和利潤的均衡,一方面,從場內的角度來講,要做好倉位管理、資金管理,不是一步到位,而是給自己留一些后路。另一方面,從場外的角度來講,要做到廣積糧,即分散投資,除了期貨的開倉之外還有一部分的備用金,不只投資一個品種或者一個行業、一個項目,這樣在出現風險的時候才可以左右加持、渡過難關。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持續不斷地學習。我們今天能看到的東西都是過去式,但是未來每天都在變化、都在產生新的東西,我們能適應嗎?因此我們要通過不斷學習建筑起護城河。
長期穩定盈利獎第一名汪星敏認為,要想在期貨市場中生存下去,要有一條自己行之有效的交易方法。他表示,在交易中盈利可能和運氣有關,但更重要的還是在于交易系統的建立和完善。他表示,普通投資者需建立起三位一體的交易體系——既要懂得基本面,又要了解技術面,也要了解資金面,這三方面產生共振時就是投資機會。
免責聲明: 本公司提供的資訊來自公開的資料,本公司僅作引用,并不對這些資訊的準確性、有效性、及時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及不承擔任何責任。本公司提供的資訊并不構成任何建議或意見,均不能作為 閣下進行投資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