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變革!國務院: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證監會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組建國家數據局
發布時間:2023-03-08 作者:中陽期貨 點擊數:
據新華社,昨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肖捷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
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根據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統籌負責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加強風險管理和防范處置,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在中國銀行(601988,診股)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基礎上組建,將中國人民銀行對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團的日常監管職責、有關金融消費者保護職責,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投資者保護職責劃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不再保留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根據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由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強化資本市場監管職責,劃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企業債券發行審核職責,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統一負責公司(企業)債券發行審核工作。
深化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
根據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深化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門地方派出機構為主的地方金融監管體制,統籌優化中央金融管理部門地方派出機構設置和力量配備。地方政府設立的金融監管機構專司監管職責,不再加掛金融工作局、金融辦公室等牌子。
統籌推進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改革
根據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統籌推進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改革。撤銷中國人民銀行大區分行及分行營業管理部、總行直屬營業管理部和省會城市中心支行,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省級分行,在深圳、大連、寧波、青島、廈門設立計劃單列市分行。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分行保留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牌子,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與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合署辦公。
不再保留中國人民銀行縣(市)支行,相關職能上收至中國人民銀行地(市)中心支行。對邊境或外貿結售匯業務量大的地區,可根據工作需要,采取中國人民銀行地(市)中心支行派出機構方式履行相關管理服務職能。
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
根據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按照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相關管理規定,將中央金融管理部門管理的市場經營類機構剝離,相關國有金融資產劃入國有金融資本受托管理機構,由其根據國務院授權統一履行出資人職責。
加強金融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統一規范管理
根據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加強金融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統一規范管理。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支機構、派出機構均使用行政編制,工作人員納入國家公務員統一規范管理,執行國家公務員工資待遇標準。
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
根據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加強科學技術部推動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優化科技創新全鏈條管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等職能,強化戰略規劃、體制改革、資源統籌、綜合協調、政策法規、督促檢查等宏觀管理職責,保留國家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國家實驗室建設、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學研結合、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科技監督評價體系建設、科研誠信建設、國際科技合作、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國家科技評獎等相關職責,仍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將科學技術部的組織擬訂科技促進農業農村發展規劃和政策、指導農村科技進步職責劃入農業農村部。將科學技術部的組織擬訂科技促進社會發展規劃和政策職責分別劃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部門。將科學技術部的組織擬訂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規劃和政策,指導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科技園區建設,指導科技服務業、技術市場、科技中介組織發展等職責劃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科學技術部的負責引進國外智力工作職責劃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加掛國家外國專家局牌子。
深化財政科技經費分配使用機制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執行和專業機構管理體制,調整科學技術部的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協調管理、科研項目資金協調評估等職責,將科學技術部所屬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劃入農業農村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劃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劃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仍由科學技術部管理。
科學技術部不再保留國家外國專家局牌子。
組建國家數據局
根據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組建國家數據局。負責協調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
將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承擔的研究擬訂數字中國建設方案、協調推動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信息化、協調促進智慧城市建設、協調國家重要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與共享、推動信息資源跨行業跨部門互聯互通等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承擔的統籌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組織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要素基礎制度建設、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布局建設等職責劃入國家數據局。
優化農業農村部職責
根據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優化農業農村部職責。為統籌抓好以鄉村振興為重心的“三農”各項工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將國家鄉村振興局的牽頭開展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組織擬訂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重點地區幫扶政策,組織開展東西部協作、對口支援、社會幫扶,研究提出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相關資金分配建議方案并指導、監督資金使用,推動鄉村幫扶產業發展,推動農村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發展等職責劃入農業農村部,在農業農村部加掛國家鄉村振興局牌子。
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的過渡期內,有關幫扶政策、財政支持、項目安排保持總體穩定,資金項目相對獨立運行管理。
不再保留單設的國家鄉村振興局。
完善老齡工作體制
根據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完善老齡工作體制。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組織擬訂并協調落實應對人口老齡化政策措施、承擔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的具體工作等職責劃入民政部。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改設在民政部,強化其綜合協調、督促指導、組織推進老齡事業發展職責。
中國老齡協會改由民政部代管。
精減中央國家機關人員編制
根據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精減中央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人員編制統一按照5%的比例進行精減,收回的編制主要用于加強重點領域和重要工作。
國家信訪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根據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國家信訪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更好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將國家信訪局由國務院辦公廳管理的國家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對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充滿信心
3月7日下午3時,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在會議結束后舉行的第二場“部長通道”采訪活動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就房地產市場發展問題進行回應。
針對市場關注的如何防范房地產風險的問題,倪虹表示,用抓兩頭帶中間,以精準拆彈的方式來化解風險。一手是對優質房企一視同仁,支持優質國有房企和優質的民營房企改善資產負債狀況,滿足合理的融資需求。另一手,就是要抓出風險的房企,一方面幫助房企自救,另外一方面嚴格依法依規處置,絕不讓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蒙混過關,讓企業付出應有的代價。同時,還要大力整頓房地產市場,營造誠實守信、風清氣正的市場氛圍,讓人民群眾放心地購房、放心地租房。
倪虹還表示,對于房地產市場的企穩回升充滿信心。首先,從市場供給和需求看,新冠疫情防控取得了決定性勝利,防控政策也做了優化和調整,可以說對房地產供需兩端都發生了積極的影響。供給方面,施工人員、施工材料都可以順利進場,很多住房項目復工率都大大提高;從需求看,現在售樓處看房量也在大幅提升,成交量也有明顯的改善。
其次,從市場預期看,今年1、2月份全國商品房的銷售,一手和二手房都結束了13個月的負增長。雖然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有漲有跌,但總的看價格是平穩的。同時,保交樓的工作在扎實推進,有力地保障了購房人的合法權益。房企的合理性融資也得到了改善,市場主體信心正在恢復。
最后,從政策落實情況來看,購買首套住房的大力支持政策、購買二套住房的合理支持政策已經出臺,正在落實見效。不讓投機炒房重新入市的原則、不支持三套以上購房的要求,各地也在認真落實。
全國政協委員劉云峰:堅決遏制非法證券期貨活動 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市場二部一級巡視員劉云峰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證監會堅決遏制非法證券期貨活動,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劉云峰介紹,近年來,證監會按照“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原則,有效化解規模化、體系化場外配資風險,重拳打擊股市“黑嘴”、非法薦股、非法發行轉讓原始股等非法證券期貨活動,取得積極成效。
具體來看,證監會不斷完善整治非法證券期貨活動工作機制。按照國務院部署,緊密依靠地方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建立健全整非工作機制,形成整治合力。中央層面,證監會牽頭建立整非協調小組工作制度,負責組織協調、政策解釋、性質認定等工作;地方層面,省級人民政府建立整非領導小組或協調小組,負責非法活動的查處和善后處理工作。
有效化解資本市場場外配資風險頑疾。近年來,證監會一直對打擊場外配資保持高壓態勢,加快建設場外配資監測系統,持續篩查疑似場外配資平臺和賬戶,密切跟蹤評估場外配資風險。一是大力清理場外配資信息。近三年協調清理、關閉3854個場外配資廣告和網站,有效壓降場外配資平臺數量。二是嚴打場外配資案件。與公安部經偵局緊密合作,以嚴打場外配資軟件開發商為重點,偵破重慶撮合網、廈門藍象科技等19起場外配資大要案,抓捕犯罪嫌疑人700余人,切斷多個跨區域場外配資黑產鏈。三是阻斷場外配資交易通道。督促證券公司規范信息系統外部接入行為,加強交易系統安全防護和異常交易監測,核查處置1500多個疑似場外配資證券賬戶。四是持續開展宣傳警示。與公安部聯合發布場外配資違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組織證監局分轄區、分批次曝光1781個場外配資平臺,強化警示震懾。經過持續整治,打破以往“股市熱、配資起”現象,目前場外配資總體規模不大,對資本市場已不構成重大影響。
重拳打擊股市“黑嘴”、非法薦股、非法發行轉讓原始股等活動。近年來,股市“黑嘴”非法活動嚴重擾亂資本市場秩序,大量中小投資者深受其害。證監會多次組織打擊,專項治理網絡“黑群”“黑APP”亂象。近三年,證監會系統共摸排涉非案件線索5646件,成功移送1520件,出具性質認定意見521件,聯合公安機關等開展專項打擊行動132次。
加強防非宣傳教育,提升群眾防非識非能力。證監會連續三年組織開展全國防范非法證券期貨宣傳月品牌活動,創作形式多樣、內容通俗有趣的防非宣傳作品10萬余件,通過網絡新媒體、權威媒體和各種線下渠道廣泛宣傳,覆蓋超10億人次,有效提升群眾防非識非能力。證監會在官網首頁設置“非法證券期貨風險警示”專欄,利用新聞發布會、微信、微博等平臺發布風險提示、警示案例,近三年累計發布風險提示26次。證監會組織開展防非宣傳教育進社區、進校園等活動,指導行業協會動員行業力量廣泛開展防非宣傳,推進宣傳教育日常化、制度化、規范化,近三年組織宣傳教育專項活動6千余場,刊發宣傳教育文章5千多篇,發送防非短信15.7億條,曝光非法機構和網站近3千個。
監測清理涉非信息,擠壓涉非活動生存空間。組織證監局監測轄區網絡、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涉非信息,指導證券業協會、期貨業協會對全國性網絡媒體進行監測,發現涉非信息及時協調相關部門清理。近3年來,證監會日常監測涉非信息覆蓋媒體約900個,累計協調規范清理涉非廣播電臺節目或廣告2510個、報刊涉非廣告3243個、網絡涉非廣告或網站約3.1萬個。
免責聲明: 本公司提供的資訊來自公開的資料,本公司僅作引用,并不對這些資訊的準確性、有效性、及時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及不承擔任何責任。本公司提供的資訊并不構成任何建議或意見,均不能作為 閣下進行投資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