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快訊

    驚天丑聞?澳洲鑄幣廠被曝賣“問題金條”,上金所回應!華爾街:加息至6%或更高!花生、棕櫚油大跌

    發布時間:2023-03-09       作者:中陽期貨      點擊數:

      昨日,上海黃金交易所就“摻雜”金條做出回應。

      3月8日,上海黃金交易所(下稱“上金所”)發布聲明稱,近日注意到某些媒體報道稱“澳洲珀斯鑄幣廠向上金所出售‘摻雜’金條”。經查,該報道的內容背離真相,已經構成對上金所的名譽侵權。相關媒介沒有盡到對內容的審查責任,導致失實的內容信息在網絡傳播,對上金所聲譽造成了嚴重侵害。

      有鑒于此,上金所嚴正聲明如下:相關方應立即停止侵權。上金所將保留采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驚天丑聞?澳洲鑄幣廠被曝賣“問題金條”,上金所回應!華爾街:加息至6%或更高!花生、棕櫚油大跌

      此外,澳大利亞珀斯鑄幣廠發布聲明稱,珀斯鑄幣廠已經對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節目作出回應。珀斯鑄幣廠強調,出售給中國客戶的金條的黃金純度和價值沒有任何問題。

      此前,據媒體報道,近日,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爆出驚天丑聞:位于該國西澳大利亞州著名的珀斯鑄幣廠,竟然涉嫌將上百噸不符合中國上海黃金交易所要求的金條賣到了中國,而且還對中方隱瞞了這一情況。在2018年,這家鑄幣廠為了“節省開支”,開始在制作金條時采用了摻入雜質進行稀釋的做法。這種被摻入的雜質主要以銀和銅為主。

      根據被曝光的文件顯示,“摻雜”行為進行幾個月后,鑄幣廠的員工就發現銀和銅的含量可能超過了買家的要求。然而,鑄幣廠員工并未停止“摻雜”行為。2021年9月,買家向珀斯鑄幣廠投訴,在2根金條中檢測出過多的銀含量,不符合其標準。對此,珀斯鑄幣廠在收到投訴的當天開始進行內部調查,并停止了“摻雜”行為。不過,披露的報告顯示,“時任鑄幣廠首席執行官的理查德·海耶斯決定,只向客戶提供合規的化驗證明,將證明產品不合規的舉證責任留給買家”。

      報道稱,估計有多達100噸交付給買家的金條不符合其嚴格的銀含量標準。如果以目前價格購回這100噸黃金,將花費87億澳元,然后運回珀斯重新鑄造后再出售,而這筆費用可能由納稅人支付。

      “小非農”超預期,華爾街:加息至6%或更高!

      昨夜21:15,美國1月ADP就業人數錄得增加24.2萬人,高于預期的增加20萬人,前值從10.6萬人上修到11.9萬人。

      數據公布后,美聯儲巴爾金發表講話稱:“高通脹意味著美聯儲仍有工作要做。勞動力市場一直具有韌性。”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周二的鷹派發言令市場震動。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的全球固收部門首席投資官Rick Rieder對媒體表示:“美國美聯儲可能會將利率提高到6%,并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利率不變,以抵御通脹……我們認為,美聯儲很可能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提高到6%,然后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維持這個水平,以減緩經濟增長,并將通脹率降至2%左右。”

      高盛在周二發布的報告中將利率峰值預期上調25個基點至5.5%—5.75%區間。

      華爾街”新債王“雙線資本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effrey Gundlach也認為美聯儲鷹派傾向明顯,他對媒體稱:“美聯儲本月非常可能加息0.5%”。

      根據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聯邦基金期貨合約交易員預計,美聯儲在9月份加息至6%及以上的概率為8.5%,1天前僅為1.6%。

      全球宏觀投資策略公司The Macro Compass的首席執行官Alfonso Peccatiello對媒體表示,投資者現在“非常有興趣”押注美聯儲政策利率在12月份達到或超過6%、明年6月份利率仍高于5%的交易結構。這些交易一般通過期權來實現,主要押注于有擔保的隔夜融資利率 (SOFR) 的方向。

      供需兩淡,棕櫚油連跌三日

      本周以來,棕櫚油期貨價格連續三日下跌,累計跌幅超過4%,價格跌至近三周低點。

      光大期貨油脂分析師侯雪玲表示,這一方面是因為國內棕櫚油進口成本的回落。國際原油價格疲軟,馬來西亞持續降雨有望在3月下半月結束,棕櫚油產地供需狀況向寬松轉變。產地報價紛紛下調,引發國內棕櫚油進口成本回落。另一方面是因為宏觀預期的轉變。鮑威爾表示,如有必要將會更高更快加息,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再度上調,3月加息50BP的概率增加70%,并且加息節奏或持續進行。與之相對,之前市場預期美聯儲加息將在二季度結束。美聯儲政策預期發生根本性改變,打壓國內外大宗商品價格。

      海通期貨農產品(行情000061,診股)研究員唐譽寧表示,本周將迎來USDA和MPOB雙報告的發布,在此之前市場交投趨于謹慎。

      目前棕櫚油的基本面情況如何?

      侯雪玲表示,目前國內外棕櫚油處于“供需兩淡、題材匱乏”的階段。國際需求端,齋月備貨表現平淡,中、印、巴基斯坦、歐盟等主要國家均放慢進口節奏,棕櫚油出口沒有亮點。原油疲軟,棕櫚油制生物柴油除了強制摻混需求外,商業需求低迷。國際供給端,印尼政策平淡,棕櫚油出口物流沒有問題。產地產量從季節性減產向季節性增產周期轉變,印尼天氣較適宜,產量預計表現較好,但馬來西亞遭遇持續性降雨,市場對其產量有擔憂。目前各家數據對馬棕油2月產量分歧較大,MPOA預計馬棕櫚油2月產量減少11.1%,大華繼顯預計環比減少9%至13%,三大機構預計環比減少5.6%—8%,sppoma預計馬棕油3月1—5日產量環比減少70.18%,還需等待10日MPOB報告指引。從天氣預報看,8—14日馬來產區周度降水在100mm左右,14日—22日降雨量有望降至30mm以內。天氣逐漸改善,馬來西亞3月產量有望保持季節性修復預期。國內方面,現貨豆棕價差偏高,華南棕櫚油替代消費表現較好,但棕櫚油庫存仍重回到102萬噸的近一個月高點,可見進口到港不少,市場預計的去庫邏輯證偽。豆油產量下降、基差回落,可以看出終端消費低迷。棕櫚油現貨寬松或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基差預計穩中偏弱。

      “與基本面類似,當前宏觀面也不明朗。”侯雪玲說,目前全國兩會召開,多項政策或將在會后發布,市場靜待。多地甲流有爆發趨勢,人員流動或放緩。國際市場上,美聯儲政策預期轉變,大國關系越來越復雜,宏觀不確定性較大。基本面前景樂觀,但是當下題材匱乏,宏觀不明朗,多空參半。侯雪玲認為,棕櫚油價格大概率將延續振蕩走勢。

      海通期貨農產品研究員唐譽寧表示,目前產地的基本面好于國內。3月產地棕櫚油逐漸進入季節性增產周期,初期產量增幅壓力不大,部分產區仍受過量降雨的不利天氣影響,拖累產量的恢復。印尼棕櫚油出口政策的收緊,疊加齋月節前備貨需求,仍對近期棕櫚油需求有一定支撐,現階段產地無明顯賣貨壓力。國內方面,棕櫚油庫存高企,由于前期進口利潤倒掛,預計3月國內到港將減少。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后,需求逐漸改善,疊加現貨豆棕價差維持在高位,棕櫚油性價比優勢明顯,棕櫚油對豆油的消費替代明顯增加。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暖,疊加棕櫚油的高性價比,替代消費仍將延續,有利于國內棕櫚油庫存的消化。近期需要關注產地進入增產周期后的產量恢復情況,棕櫚油的性價比、印尼出口政策的變動和黑海地區出口協議是否順利延長。

      展望后市,唐譽寧表示,產地油脂油料供需改善的格局將逐漸傳導至國內,隨著新季菜籽和菜油的陸續到港,菜油供應改善節奏基本確定,在天氣不出現大問題的情況下,隨著后續南美大豆的陸續上市和進入增產周期后棕櫚油產量的恢復,油脂供應預計逐漸改善,反彈空間取決于需求端的恢復成色。供需雙增的情況下,油脂價格預計呈現振蕩走勢,關注階段性幅度差異。

      侯雪玲認為,昨日棕櫚油下跌更多是由于美聯儲預期轉變導致的。從技術上看,棕櫚油5月合約在8000元/噸獲得了強支撐。在美聯儲鷹派預期不再進一步加劇的情況下,此位置預期支撐有限。

      宏觀和基本面雙重利空,花生期貨跌逾3%

      周三,國內花生期貨價格大幅下跌,截至收盤,花生期貨主力2304合約跌幅超過3%,報收于10718元/噸。

      “外圍宏觀和基本面的雙重利空共振驅動下,花生期貨昨日低開低走,近月合約領跌。”中泰期貨油脂油料首席分析師史恒昱表示,近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如果有必要,美聯儲準備加快加息步伐,最終峰值利率可能高于預期,美國通脹放緩,過程可能崎嶇坎坷。這個明顯硬派的態度導致外盤大宗商品出現了普跌,其中,CBOT豆油05合約跌幅達到了2.95%,價格逼近了近半年來的最低點。同時,國內現貨市場,由于進口到港數量不斷累積,現貨出現了比較大的銷售壓力,但需求相對疲軟,昨日盤中多家主力油廠下調了收購價格,加強了現貨價格下行的趨勢。

      一德期貨產業投資部高級分析師鄭楠表示,現貨方面,春節后花生現貨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高價對終端消費的抑制作用在近期開始顯現,下游貿易商隨用隨采謹慎拿貨,導致供需情況變化,近期各產區花生現貨價格振蕩偏弱運行。進入3月,進口米到港量會逐步上升,需求的階段性下降也使得港口進口米報價呈現振蕩偏弱態勢。期貨方面,花生期貨價格跟隨現貨增倉上漲后,盤面多頭積累了一定的利潤,隨著交割月的臨近,多頭兌現利潤增強,昨日疊加規模油廠調降收購價、出售通貨及規格米等,花生盤面價格大幅減倉下行。

      鄭楠表示,本年度花生產量減少的預期已經是市場共識,但供需節奏如何演繹,市場各方也有著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本輪花生現貨行情上漲的主要原因是春節后下游環節的集中補庫,且由于年前開始,河南產區上貨量持續維持低位,所以這一輪補庫需求主要指向了東北產區,供需的失衡引發了東北產區現貨價格的上漲,進而帶動其他產區價格跟隨上漲。

      “目前花生現貨價格的平衡點仍在動態調整中,從現貨價格滯漲后的一段時間看,各產區上貨量未見明顯上升,短期內出現集中上貨的可能性逐漸降低,而下游需求方在周轉庫存得到消化后也會重新開啟采購。”鄭楠說,從他們對下游需求的了解看,下游對產區5.80元/斤的通貨價格是有一定接受度的。他認為,目前花生現貨價格的下方空間有限。

      史恒昱表示,春節前后,花生現貨市場經歷了需求預期極度悲觀到極度樂觀的“急轉彎”,節日期間食品米消費的恢復與進口蘇丹花生成本的上漲形成共振,共同抬高了國內現貨的價格中樞。通常來說,食品和油用消費在春節后進入傳統淡季,但當前高價之下,上游惜售心理普遍偏強,現貨市場整體呈現供需雙弱的結構。

      “然而在減產年份,盡管上游漲價的心理預期較高,但在終端零售價格尤其是花生油價格調節空間有限的前提下,企業面對負利潤在高價區間的收購意愿也會大幅降低,最終達成供需的緊平衡。”史恒昱表示,不過,從2月底到3月初開始,進口花生米集中大量到港,這種供需緊平衡的市場結構在逐漸打破,并對國內現貨出售心態及盤面情緒施壓。

      史恒昱表示,當前盤面在進口到港壓力及現貨高價負反饋作用下跌幅明顯,現貨出售積極性隨盤面下跌有所提高,在消費淡季背景下價格仍面臨下跌壓力。同時,從近期產區天氣來看,東北、華北產區氣溫回升較快,局部地區氣溫顯著偏高,這不利于花生現貨的倉儲,并進一步影響出售心態。另外,北方地區春播在即,偏高氣溫或推進春花生播種工作及后續收獲進程,因此,對于產區天氣的變化也需保持關注。

      鄭楠表示,目前,從交割品構成的角度看,前期由于短期的市場缺貨,陳米交割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化,且從成本角度分析,現在交割品的主要來源應為進口蘇丹米,蘇丹米通貨除出成率外,其他指標均能滿足交割品標準,只需過篩提高出成率即可作為交割品使用,其綜合加工成本在300元/噸左右。近月合約在持倉進一步下降后,將由蘇丹精米交割品成本和接貨價值進行綜合定價。

      目前看,遠月合約價格由陳米價格及新季預期兩方面共同決定,后期一方面要跟蹤種植面積恢復預期,另一方面也要關注種植結構,特別是春花生種植量的多少,來判斷新米供應的節奏,進而判斷新季合約的行情邏輯。

     

     

    免責聲明: 本公司提供的資訊來自公開的資料,本公司僅作引用,并不對這些資訊的準確性、有效性、及時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及不承擔任何責任。本公司提供的資訊并不構成任何建議或意見,均不能作為 閣下進行投資的依據。

  • 啦啦啦资源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