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集團半年預盈5.63億增3.4倍 聚焦主業計劃三年完成數字化轉型
發布時間:2023-07-11 作者:中陽期貨 點擊數: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長江商報
國企改革下的太極集團(600129.SH),業績迎來大幅增長。
近日,央企國藥旗下太極集團發布2023年上半年業績預盈公告,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約5.63億元,同比增長340%;扣非歸母凈利潤約5.7億元,同比增長213%。
據悉,從1972年成立至今,太極集團逐步從一家涪陵市辦藥廠,成長為擁有13家制藥廠、20多家醫藥商業公司、3000多家連鎖藥房的大型醫藥集團。
2021年,太極集團與國藥集團的央地國企混改落地,太極集團正式并入國藥集團版圖。
太極集團表示,公司將堅定不移地聚焦醫藥健康主業,在基礎管理穩步提升的前提下,實現源頭把控、生產智能和科研發力等目標,并力爭在“十四五”末營業收入達到500億元,凈利潤率不低于醫藥行業平均水平。
上半年凈利預增340%
日前,太極集團發布2023年上半年業績預盈公告,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約為5.63億元,同比增加約4.4億元,同比增長340%。實現扣非凈利潤約為5.7億元,同比增加3.9億元,同比增長213%。
單從第二季度來看,太極集團預計實現凈利潤約為3.28億元,同比增長209%,環比增長39.6%;實現扣非凈利潤約為3.3億元,同比增長203%,環比增長38.6%。
對于上半年業績增長驅動因素,太極集團表示,公司以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品牌建設、全力拓展市場,加大太極藿香正氣口服液等重點產品的銷售,并打造產品集群,同時嚴格管控成本費用,銷售收入和毛利額均實現了大幅增長。
長江商報記者了解到,太極集團產品矩陣豐富,截至2022年,公司擁有13家制藥廠、20多家醫藥商業公司。2022年,太極集團聚焦醫藥主品,銷售實現突破性增長,實現營業收入140.51億元,同比增長15.65%;實現凈利潤3.50億元,扭虧為盈。公司稱,凈利潤增長主要因銷售收入增長、產品毛利率提升。
分業務看,2022年公司醫藥工業實現營收87.85億元,同比增長14.22%,毛利率為63.6%,較上年同期增長5.63個百分點;醫藥商業實現營收80.06億元,同比增長9.73%,毛利率為9.48%,較上年同期增長0.95個百分點。
力爭“十四五”末營收達500億
公開資料顯示,太極集團始建于1972年,前身為“四川省涪陵中藥廠”,隸屬涪陵國資委,1993年正式改制,1997年成功在滬上市。
公司自1997年起先后收購了30余家工商企業及重慶桐君閣、西南藥業,形成藥材種植、中成藥、飲片、流通、零售等中藥全產業鏈布局。
2021年4月15日,太極集團增資相關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完成,實際控制人由涪陵區國資委變更為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最終控制人變更為國務院國資委。
在國藥集團入主后,太極集團提出“十四五戰略規劃”,明確“一主兩輔”的戰略發展方向,以現代中藥為主業,以麻精藥為特色的化藥、川渝地區醫藥商業為輔業;同時和國藥集團對標,規范治理,完善制度體系化建設。
目前,太極集團開啟中藥全產業鏈數字化步伐,并計劃在三年完成數字化轉型。
同時,公司不斷加大研發力度,2020年—2022年,太極集團研發投入分別為1.27億元、1.46億元、1.61億元,三年累計4.34億元,各期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分別為1.13%、1.2%、1.15%。截至2022年末,公司擁有研發人員891人,占公司總人數比例約為7%;在研項目80余項。
談及太極集團未來新的業績增長點,公司表示,一是中藥板塊繼續做大做強核心大單品;二是繼續提升化藥板塊,以麻精特色產品為主;三是中藥大健康板塊,以已經著手產業化的擬境人工培育蟲草項目為主。
太極集團表示,力爭在“十四五”末營業收入達到500億元,凈利潤率不低于醫藥行業平均水平。
免責聲明: 本公司提供的資訊來自公開的資料,本公司僅作引用,并不對這些資訊的準確性、有效性、及時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及不承擔任何責任。本公司提供的資訊并不構成任何建議或意見,均不能作為 閣下進行投資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