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速遞

    中陽期貨:6月26日有色金屬日報

    發布時間:2023-06-26       作者:中陽期貨      點擊數:

      銅: 外盤沖高回落

      1、宏觀。海外方面,端午期間海外市場過于關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國會聽證會上連續兩日發表的講話,鮑表示6月只是“暫緩”加息,絕大多數FOMC成員都支持進一步加息,按更加溫和的幅度繼續加息可能是合理的,鮑講話基本確定7月加息延續,也一度引起市場偏謹慎情緒,或者說市場偏悲觀的反饋實際上是對加息利空的提前反饋,另外從近期美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好壞參半,可以看到經濟韌性的同時,也可以嗅到經濟衰退的味道,所以美之后的“每一次”加息到底會對經濟和金融市場產生何種風險存在種種不確定性。國內方面,國內近期出臺的穩增長政策偏溫和,保持定力,但A股表現不佳,影響了市場情緒。

      2、基本面。銅精礦方面,5月進口量同比增加16.83%至255.70萬噸,累計同比增加8.5%,國內TC報價維系在偏高位運行,說明國內銅精礦預期仍偏寬松。精銅產量方面,受企業檢修影響,6月電解銅預估產量93.19萬噸,環比減少2.8%,但同比上升8.7%,從目前來看硫酸脹庫問題并沒有成為市場關注重點。進口方面,國內5月精銅凈進口環比4月增幅18.9%至27.72萬噸,同比下降0.3%,累計同比減少10.02%;5月廢銅進口量環比增加21.4%至14.12萬金屬噸,同比增加11.56%。庫存方面來看,截止6月21日銅顯性庫存較上周末統計下降2.3萬噸至26.6萬噸,其中LME庫存減少11325噸至7.93萬噸;國內精煉銅社會庫存周度下降1.04萬噸至8.32萬噸,保稅區庫存下降0.7萬噸至7.19萬噸。需求方面,精煉銅制桿開工率從70.39%降至62.68%,再生銅制桿開工率從42.76%升至49.57%,之前類似下游消費對高銅價繼續抱有謹慎態度,特別是銅價持續走高至69000元/噸后新增訂單明顯回落,但貨源仍略顯緊張,高銅價也伴隨著高升水。

      3、觀點。端午期間海外銅價回落,一方面高銅價和高升水引起國內反噬,需求不佳下多空分歧繼續加大,另一方面海外提前反饋7月加息預期,情緒上偏緊,市場也擔心未知風險。不過海外宏觀情緒并未完全陷入緊張,市場“過慮”也是情緒的釋放,總體上仍傾向于緩和,且7月美聯儲議息在下旬,較難持續反饋“已知”風險,因此6月底至7月初這段時間總體上仍傾向于宏觀緩和;國內保持定力下,市場或存在自發性修復,但也要防止未知風險。因此對于后市,筆者仍然偏樂觀,端午期間銅價回落也是對前期持續上漲風險的一種釋放,短期仍傾向于看反彈行情,建議下游企業逢低繼續布局。

      鎳&不銹鋼: 基本面格局維持,謹防情緒博弈

      1、供給:5月鎳礦進口373.6萬噸,環比增加54.8萬噸;5月中國精煉鎳出口量902 噸,環比減少910噸,通過保稅區流轉出口;進口量10428噸,環比增加7224噸,報關后進入國內市場7487噸,留存于保稅區2941噸;5月鎳鐵進口量66萬噸,環比減少0.6萬噸,山東BF、江蘇EF&RKEF利潤冶煉較為可觀;5月中國鎳濕法中間品進口量8.68萬噸,環比減少1.30萬噸,其中自印度尼西亞進口量為5.53萬噸,環比減少15.93%,占本月進口量的63.68%;鎳锍進口量2.4萬噸,環比增加1.7萬噸,其中自印度尼西亞進口量為2.4萬噸,環比增加236%,占本月進口量的98.26%;5月中國硫酸鎳進口量0.24萬噸,環比減少0.1萬噸,出口量0.1萬噸,環比減少0.25萬噸,凈進口量0.13萬噸,由負轉正。

      2、需求:新能源汽車方面,據乘聯會,6月1-18日,新能源車市場零售32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1%,較上月同期增長5%;今年以來累計零售274.1萬輛,同比增長35%;全國乘用車廠商新能源批發30.8萬輛,同比去年同期下降8%,較上月同期增長7%;今年以來累計批發309.2萬輛,同比增長38%。目前不銹鋼庫存98.22萬噸,6月中國不銹鋼產能421萬噸,開工率73%,預計產量305萬噸;5月不銹鋼進口14萬噸,同比增長16%,出口35萬噸,同比減少6%,凈出口21萬噸,同比減少17%;6月預計印尼產量35萬噸,環比減少1萬噸;本周不銹鋼304冶煉利潤維持低位。產業在線數據顯示,6月空冰洗排產繼續大增,共計2933萬臺,較去年同期生產實績上漲19.9%。 其中家用空調排產1736萬臺,較去年同期實績上漲33.6%;冰箱排產665萬臺,較去年同期實績增長6.1%;洗衣機排產532萬臺,較去年同期實績上漲2.3%。

      3、庫存:本周LME庫存增加2058噸至38868噸,滬鎳庫存減少769噸至3452噸,社會庫存減少498噸,保稅區庫存維持4800噸

      4、觀點:消息面,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3年4月全球精煉鎳產量為24.69萬噸,消費量為25.87萬噸,供應短缺1.18萬噸。供給面,5月國內鎳礦進口量、精煉鎳及硫酸鎳凈進口環比增加,鎳鐵、中間品進口環比減少;電池級硫酸鎳較一級鎳(豆)溢價-1.7萬元/噸,仍有利潤空間。國內新增產能逐步落地,現貨升貼水持續下降,進口維持虧損。需求面,據mysteel,5月中國精煉鎳表觀消費量2.72萬噸,環比增加27.99%,同比增加24.09%。不銹鋼方面,不銹鋼庫存98萬噸,庫存壓力降低,市場到貨偏低,去庫速度有所放緩。地產對不銹鋼的需求或仍偏弱,但汽車及白色家電方面有增量。新能源汽車方面,消息面,國家財政部發布《關于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公告》,在2023年底結束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再次得到延續,并對換電車型的稅收減免政策進一步優化。原料端,市場需求動力有所減弱,鋰鹽價格小幅下跌,當前三元廠商開工率好轉帶動三元系相關原材料需求,硫酸鎳價格呈現小幅上漲。下游,5月磷酸鐵鋰&三元材料產量及裝機量環比均有增長,磷酸鐵鋰表現優于三元材料;據乘聯會,6月1-18日,新能源車市場零售32萬輛,同比增長1%,環比增長5%;全國乘用車廠商新能源批發30.8萬輛,同比下降8%,環比增長7%。節日期間海外擾動不斷,實際供給壓力猶在。

      氧化鋁&電解鋁:云南復產,弱勢運行

      本周氧化鋁期貨如約上市,掛牌偏低以及當月采暖季減產預期影響,帶動期貨盤面上調,21日收至2738元/噸,周度漲幅0.6%。滬鋁偏弱運行,21日主力收至18390元/噸,周度跌幅1.5%。

      1、供給:據SMM,預計6月底國內冶金級氧化鋁運行產能增至8100萬噸,產量增至675萬噸。山東、廣西、河北氧化鋁將增產,貴州和重慶檢修的產能將回歸。電解鋁方面,6月底國內電解鋁運行產能有望修復上行至4115萬噸,產量在337萬噸附近,同比增長0.28%。云南200萬噸復產預期難以完全兌現,首批減產78萬噸待復;貴州、四川等其他地區待復產18-20萬噸;減產預期來自山東-貴州10萬噸移產規模。

      2、需求:節前各版塊提前放假,國內鋁下游加工龍頭企業周度下滑0.3%至63.9%。其中除鋁板帶開工率持穩在74.4%,再生鋁合金開工率上漲1.3%至50.3%,其他版塊多有下調。鋁型材開工率下滑1.5%至66%,鋁線纜開工率下滑0.6%至58.4%,鋁箔開工率下滑0.6%至79.7%,原生鋁合金開工率下滑0.4%至54.6%。鋁棒加工費全線下調,新疆廣東下調150-160元/噸,河南包頭臨沂無錫下調30-80元/噸;鋁桿加工費山東上調10元/噸,河南內蒙廣東下調50-100元/噸;鋁合金ADC12及A380下調100元/噸,A356持穩及ZLD102/104上調50元/噸。

      3、庫存:交易所庫存方面,LME周度去庫2.19萬噸至55.09萬噸;滬鋁去庫5123噸至13.11萬噸。社會庫存方面,鋁錠周度去庫1.5萬噸至52.2萬噸;鋁棒周度去庫0.34萬噸至13.81萬噸。

      4、觀點:云南下達關于全面放開負荷管理的通知,當地部分鋁廠開始陸續通電啟槽,在端午節前時間點上復產規模不高,且鋁廠焙燒和出產短期內難有過快節奏,但供應端釋放預期對于鋁價已形成有效打壓。淡季氛圍漸濃,各板塊進入節前調休安排,鋁錠社庫有轉向累庫苗頭,下旬在企業增加鑄錠安排下鋁水比例將有所下調,華東現貨高升水格局有望改善。近期上行阻力較高,鋁價或延續弱勢運行。

      鋅: 基本面矛盾不足 短期或震蕩運行

      一、供應:

      5月,國內進口鋅精礦34.42萬噸,同比增加41.12%,累計同比增加23.85% 。5月,國內進口鋅錠1.79萬噸,同比增加451.82%。1-5月,國內累計進口5.29萬噸,同比增加13.51%。導致5月進口數據同比大增的原因為進口窗口打開,預計6月進口礦及進口鋅錠流入量依然處于較高水平。

      二、需求:

      國內需求進入消費淡季,鍍鋅開工率維持平穩,壓鑄企業開工率則持續下行,短期看不到反轉的跡象。

      三、庫存:

      SMM社會庫存周環比減少0.21萬噸至10.53萬噸,同比減少51.72%;上期所庫存周環比減少1,501噸至5.44萬噸,同比減少60.62% ;LME庫存周環比減少3,950噸至7.88萬噸,同比增加0.22% 。

      四、策略觀點:

      原料供應充裕,國內加工費止跌,且有回升的跡象,煉廠利潤修復下,預計鋅供應可以維持高位。需求方面,由于終端需求尚未看到好轉,加工材開工率料難以快速走高,整體需求維持低迷,國內鋅短期預期悲觀。

      錫: LME大幅交倉 海外擠倉行情或告一段落

      一、供應:

      國內方面,錫冶煉企業周度開工率環比不變,原料供應雖然較緊張,但尚未見到煉廠大幅減產,整體原料處于供需平衡狀態。進口方面,5月,國內進口錫精礦1.83萬噸,同比增加92.18%,累計同比減少18.91%;自緬甸進口量1.40萬噸,同比增加244%,累計同比減少19.66%。5月,國內進口精煉錫3,687噸,其中來自印尼3,457噸。

      海外倉單集中,市場一度預期海外進入“擠倉”行情,但本周LME連續交倉或一定程度上澆滅海外繼續擠倉的可能性。

      二、需求:

      需求淡季下,傳統焊錫開工率繼續探底,而光伏焊帶企業訂單有所好轉,主因硅料價格止跌回升導致。鉛酸蓄電池企業處于消費淡季,短期以消耗成品庫存為主。

      三、庫存:

      上期所庫存周環比環比減少89噸至8,875噸,同比增加138%;LME周環比增加670噸,同比減少18.14%。

      四、策略觀點:

      隨著海外擠倉行情受到錫錠交倉阻礙,預計LME錫價繼續沖高動力不足,而國內方面,雖然部分煉廠檢修,但錫供應依然過剩,在錫價上行到22萬附近或存在壓力,后續需警惕錫價震蕩回落,但由于存在8月緬甸礦區整改的預期,預計錫價回落的空間亦有限,整體價格維持震蕩走勢。

      硅:減產風波,反彈企穩

      工業硅期貨大幅上漲至漲停板,21日主力2308收于13380元/噸,周度漲幅7.1%。現貨價格繼續下調,百川參考價格在13415元/噸,周度下調523元/噸。其中不通氧553#上調100元/噸至12900元/噸,通氧553#上調150元/噸至13150元/噸,421#上調300元/噸至14150元/噸。

      1、供給:據百川,工業硅周度產量環比上漲1450噸至6.66萬噸,周度開爐數量增加5臺至304臺,開爐率上漲0.7%至42.34%。新疆地區實行區域電價監管,電力成本壓力加重后部分小廠開始停爐檢修,大廠整體產量充足,西北地區供給結構小幅調整。華北存在復產預期,西南部分硅廠已經進入復產節奏中,部分硅廠持觀望態勢暫緩開爐計劃,預計復產推遲一到兩月。

      2、需求:節前需求大穩小動,DMC主流價格持穩在14000-14300元/噸。DMC周度產量環比上漲900噸至3.04萬噸,周度開工率上漲2%至60%。有機硅板塊跌幅收窄,單體廠緩速修復利潤,開始在質量上謀求價格優勢,迎來一波階段性需求回溫。市場庫存部分調降但仍處偏高位置,反彈不具備持續性后續只能繼續守穩。多晶硅價格大幅下調2.5萬元/噸至7.8萬元/噸附近。周度產量環比下滑200噸至2.52萬噸,開工率在86%的高位運行。硅料產能釋放和累庫壓力,疊加硅片弱勢表現對于拉晶端形成較強抑制力,供給過剩壓力加重。硅料價格降至部分小廠成本線后由企業開始被迫檢修,短期硅料及硅片開工將下調。

      3、庫存:本周國內工業硅庫存累庫4600噸至25.39萬噸,其中廠庫累庫3600噸至12.54萬噸;三大港口庫存,黃埔港持穩在4萬噸,天津港累庫1000噸至3.7萬噸,昆明港持穩在5.15萬噸。

      4.觀點:隨著上周末市場傳言新疆某大廠預計減產一半產能,引發空頭恐慌離場,盤面至漲停板。據了解目前消息暫不屬實,主要由于設備故障出現短期停爐檢修需要,基本回歸正常生產,非市場夸大的40或50臺減產規模,目前盤面基本回穩。但值得關注的是硅價打破第二成本線后,北方硅廠作為主要供給源已經難堪重壓,庫存也是往年同期的1-2倍之多,不排除后期出現減產成真,預計硅價展現反彈跡象后維持一階段企穩態勢。

     

     

    免責聲明: 本公司提供的資訊來自公開的資料,本公司僅作引用,并不對這些資訊的準確性、有效性、及時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及不承擔任何責任。本公司提供的資訊并不構成任何建議或意見,均不能作為 閣下進行投資的依據。

  • 啦啦啦资源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