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巨變,見證歷史!美國硅谷銀行爆雷,新“雷曼危機”來襲?非農數據依然強勁,國際油價結束三連跌
發布時間:2023-03-11 作者:中陽期貨 點擊數:
周末大事不少!
中沙伊三國發表聯合聲明
3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沙特阿拉伯王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在北京發表三方聯合聲明。
《聲明》指出,為響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關于中國支持沙特阿拉伯王國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發展睦鄰友好關系的積極倡議,沙特國務大臣、內閣成員、國家安全顧問穆薩伊德·本·穆罕默德·艾班和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阿里·沙姆哈尼分別率領沙特和伊朗代表團于3月6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會談。
沙伊雙方贊賞并感謝中國領導人和政府承辦和支持此次會談并推動其取得成功。三國宣布,沙特和伊朗達成一份協議,包括同意恢復雙方外交關系,在至多兩個月內重開雙方使館和代表機構,安排互派大使,并探討加強雙邊關系。三國表示愿盡一切努力,加強國際地區和平與安全。
3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在主持沙特和伊朗北京對話閉幕式后向記者介紹了此次對話會的重要意義。
王毅說,沙伊北京對話取得重要成果,宣布恢復兩國外交關系。這是對話的勝利、和平的勝利,為當前動蕩不安的世界提供了重大利好消息,傳遞了明確信號。
第一,這個世界并不是只有烏克蘭問題,還有很多事關和平、涉及民生的問題,需要國際社會予以關注,需要當事方及時妥善處理。
第二,無論問題多復雜,挑戰多尖銳,只要本著相互尊重的精神進行平等對話,就一定能夠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
第三,中東是中東人民的中東,中東地區的命運應該掌握在中東各國人民手中。相信中東各國將進一步弘揚獨立自主精神,加強團結協作,攜手建設更加和平、穩定、繁榮的中東。
王毅強調,此次北京對話在中沙伊三國領導人的共識基礎上得以推進,習近平主席從一開始就予以明確支持。對話也成為有力踐行“全球安全倡議”的一次成功實踐。作為一個善意、可靠的斡旋者,中方忠實履行了東道主職責。我們將繼續根據各國的愿望,為妥善處理當今世界的熱點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展現大國擔當。
資料顯示,2016年1月初,在沙特處決什葉派神職人員奈米爾之后,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宣布對沙特進行一場“神圣報復”,憤怒的伊朗示威者襲擊了沙特駐伊朗大使館。此后,沙特切斷了與伊朗的外交關系。
硅谷銀行爆雷引發美國銀行板塊“巨震”
當地時間3月9日,硅谷銀行(SVB)突然宣布,出售其所有210億美元的可銷售證券,因此遭受了18億美元的虧損,并尋求通過出售普通股和優先股募資22.5億美元,從而避免流動性危機。
市場對這則消息的解讀是,硅谷銀行的流動性危機,遠比預期的更嚴重。同時,硅谷銀行的爆雷,直接導致恐慌情緒蔓延,美國銀行股集體遭遇拋售,當日美國四大銀行(摩根大通、花旗、富國、美國銀行)總市值合計蒸發5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00億元)。其中,美國銀行、富國銀行均大跌超6%,摩根大通跌幅達5.4%,花旗集團跌4.1%。此外,費城銀行指數暴跌7.7%,創2020年6月份以來最差單日表現。
在周五早盤時段,因非農報告帶來的一些利好,三大指數曾全部翻紅。美國勞工部的數據顯示,美國2月季調后非農就業人口增加31.1萬人,較上月回落,超出20.5萬人的預期,但失業率和薪酬增速雙雙走軟,交易者調低了對美聯儲加息力度的預期。
但在硅谷銀行倒閉并被接管的消息傳出后,美股午盤跌幅持續擴大,衡量美股投資者恐慌程度的CBOE波動率指數(VIX)一度攀升至29,為去年10月25日以來最高水平。
據報道,經歷了包括融資失敗以及科技初創企業紛紛撤走資金等一系列事件之后,硅谷銀行周五陷入崩潰并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接管,成為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最大的銀行破產事件。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當天召集美聯儲、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和貨幣監理署的領導人舉行會議,討論圍繞硅谷銀行的事態發展。耶倫稱,美國的銀行系統“依舊堅韌”,監管機構擁有有效的工具來應對硅谷銀行危機。
雖然監管機構通過迅速采取行動阻止了一場危機,但可能為更多危機埋下了伏筆,投資者紛紛尋求避險,這導致市場拋售加劇。
道富環球投資顧問公司研究主管阿塔法·卡薩姆表示:“硅谷銀行問題凸顯出美聯儲加息對經濟,尤其是銀行業產生的更大影響。”“更大的擔憂是,不僅是硅谷銀行,在整體經濟中,銀行在利率低的好時候大量放貸,隨著利率現在大幅上升,這些貸款將反過來困擾它們。”
WedbusH股票交易董事總經理Michael James表示,硅谷銀行引發的擔憂正波及整個市場,人們對金融領域的其他公司也存在這樣的擔憂,當你把Silvergate與硅谷銀行的崩潰結合起來……這引發了人們對整體市場穩定的擔憂。
James說道:“在一個充滿不確定的時期,最初的反應是減倉。昨天出現了,今天還在繼續。盡管非農就業數據不是特別火爆,但也超出了預期,這只會加劇人們對未來幾個月股市走勢的擔憂。總之,接下來的幾天里,市場將會非常不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硅谷銀行是目前全美第16大銀行,于1982年成立于美國加州圣何塞,1988年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目前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
當前,硅谷銀行的資產規模約為21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000億元),其主營業務主要是,為科技相關的創業公司提供傳統銀行業務和風險融資。
據報道,美國將近一半由風險投資支持的科技和生命科學初創企業,都和硅谷銀行建立了融資關系。
硅谷銀行正在面臨存款流失、債券減值的雙重困境。其持有的可供出售的證券基本上由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組成,過去一年美聯儲大幅加息,導致債券價值大幅下跌。
與此同時,儲蓄者在美聯儲不斷提高利率的情況下尋求更高的收益率,賬面損失的增加與銀行存款的減少同時出現,導致SVB出現流動性危機。
另外,硅谷銀行還面臨著美國科技企業估值泡沫的風險,在美聯儲的加息風暴之下,美國風險投資活動逐漸枯竭。據風險投資公司Partech Partners的數據,美國2022年科技業風投融資減少了35%。
2月非農數據大超預期
周五晚間,萬眾矚目的2月美國非農數據出爐。根據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2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增加31.1萬人,高于此前預期,2月美國失業率為3.6%,盡管月度數據有波動性,但總體上顯示出美國勞動力市場的依然強勢。
有經濟學家表示,美聯儲本周開啟了加息50個基點的大門,就業報告可能會影響到本月晚些時候政策會議之前的預期。由于美聯儲大舉加息以抑制通脹,許多經濟學家此前預計,美聯儲目前依然需要加息來給經濟降溫。花旗集團分析師Veronica Clark表示,“勞動力市場目前的表現肯定強于我們6個月前的預期。”野村證券經濟學家表示,任何強勁的非農數據可能會推動美聯儲進一步收緊政策。
事實上,1月份的通脹數據加上一些跡象表明,盡管美聯儲努力讓就業市場放緩,但就業市場仍然非常強勁。這讓幾周前還在談論“反通脹”力量的鮑威爾改變了態度,開始在貨幣政策上再次發表強硬言論。鮑威爾在本周曾警告,如果通脹數據保持強勁,他預計利率將“高于此前預期”,而且可能會以每次超過25個基點的速度上升。
在非農數據公布后,美元指數跳水,日內跌幅達0.43%;美股三大期指轉漲,納指期貨漲幅達0.6%;貴金屬拉高,現貨白銀漲逾1%;國際油價反彈,美油4月、布油5月合約雙雙轉漲;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降至3.768%。
多空交織 油價連續三日走跌
在非農數據公布前期,宏觀因素壓制大宗商品市場,在此影響下,國內外油價連續三日走跌,造成能化板塊整體氛圍偏空。昨日原油主力2304合約大跌2.57%,收報于546元/桶,高硫燃料油和低硫燃料油主力2305合約分別走低2.36%和3.63%。但在強于預期的2月美國非農數據公布后,國際油價翻紅。
“周二美聯儲主席表示,可能需要比預期更大幅度的提高利率以應對最近的強勁數據,周四公布的初請失業金人數的增長超過預期,也加劇了市場對經濟下滑的擔憂。不過,油價走弱的核心內因仍是市場缺乏向上突破的動力。內外盤原油在上探阻力位后無以為繼,只能乘勢回落。”申銀萬國期貨能化高級分析師董超表示。
油價本周連續大跌,在海通期貨能源化工研發負責人楊安看來,一方面是受到宏觀層面美聯儲將加大加息力度利空影響,同時為了緩解油價上漲帶來的通脹壓力,美國近期持續出臺措施來打壓油價,這些蓋過了全球需求恢復及美國庫存下降給油價帶來的利多影響。另一方面,周四油價再次大跌源于市場傳出的消息,美國私下敦促一些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擺脫對承運受價格限制的俄羅斯石油的擔憂,以求保持供應穩定,消息出現后油價高位大跌近2美元/桶,再次刷新本周低點。
事實上,自去年12月以來,國際原油市場多空因素交織,一直處于區間振蕩行情。對此,楊安表示,油價維持區間振蕩首先是源于目前原油市場維持了緊平衡狀態,供需矛盾不是非常突出,但是供需兩端在俄羅斯供應因制裁影響程度、OPEC+產量以及包括中國等在內需求恢復等較多的影響因素下有比較大的調整空間,投資者觀點也不斷在這些影響因素下搖擺,這讓油價維持了區間的的波動。此外,宏觀層面也存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與歐美國家加息控通脹方面對風險資產的影響,這些影響因素交織在一起就讓油價走勢反復性較強。
“從目前市場演繹來看,包括中國在內的需求端為油價提供了下方支撐,但宏觀層面整體利空油價,且歐美國家控通脹的干涉下影響了油價的反彈空間。”楊安表示。
具體來看,董超介紹說,當前原油市場主要有兩對矛盾,一是需求端中國需求復蘇以及歐美加息帶來的需求下降的雙重影響。二是供應端俄羅斯3月減產50萬桶/日的供應減量與美國放儲2600萬桶的供應增量。“當前市場的交易邏輯以關注宏觀數據為主,可以看出,美聯儲的動向對油價影響更大。后期等到俄羅斯減產落地以及美國實際放儲后關注重點會逐步轉向供應端。”他說。
對于后市油價是否有所突破、走出趨勢性行情,楊安認為,目前來看,原油市場的相持局面還是很難被打破,多空博弈預計仍將持續一段時間,這種情況下,油價大概率還是會延續振蕩走勢,直到市場觀點逐漸趨向一致。
董超同樣認為,短期內油價難有方向性的突破。他進一步解釋說,美聯儲的政策預期不斷調整,但幅度都不大;中國的需求復蘇預期也需要時間證明。供應端,也需要等待俄羅斯后期是否有新的減產政策出臺。
“油價想要突破現有的振蕩區間,需要有新的供需變量出現,例如6月份的OPEC大會以及美國夏季用油高峰的消費狀況。”董超表示。
油脂市場迎來大跌 菜油領跌
在隔夜CBOT豆油盤面重挫3%之后,昨日國內的油脂市場也迎來大跌。其中,菜油主力2305合約大幅下跌4.03%領跌油脂板塊,豆油和棕櫚油主力2305合約分別下挫2.17%、1.71%。
9日晚間,美國場內時段金融市場似乎由硅谷銀行(SVB)事件引發了系統性的大規模拋盤,連盤前的上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超預期的反彈都沒有能夠阻止下跌的持續。“受此影響,CBOT豆油主力合約跟隨其他金融資產,下跌幅度超過3%,恐慌的情緒蔓延到了亞洲市場。對于國內植物油市場來說,當前年度進口菜籽和菜油的到港壓力最大,最近一段時間一直被作為所有油脂油料品種中的最佳空頭配置,系統性的拋盤可能觸發了量化空頭的加倉,對下跌趨勢進行了加強。”中泰期貨研究所植物油首席分析師史恒昱表示。
此外,記者了解到,近日三大油脂延續跌勢,也源于供應端環比改善的預期影響。中輝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賈暉介紹說,3月東南亞棕櫚油將逐步進入產量恢復期,邊際供應改善。巴西大豆本年度豐產基本確定,面臨大量集中上市供應,豆油邊際供應預期充足,而菜油跌幅最大,主要是因為在全球新年度菜籽供應環境寬松的預期下,國內新季菜籽面臨上市所帶來的短期集中供應壓力的擔憂。
在新湖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陳燕杰看來,美豆油近期走弱,除美盤粕強油弱,也在于國際原油近期下跌、美國可再生柴油原料中菜油數量增加、巴西B15比預期推遲等因素影響。菜油方面,本年度(8—7月)國內菜籽進口量非常充足,已采約500萬噸,完全恢復至中加關系緊張之前。一季度仍是到港峰值期,3月預計更是巨量到港。雖然當前沿海菜油庫存仍很低,但3月之后預計回升速度較快,3—4月或升至正常水平,后期庫存仍趨增加。此外,近期國內菜油現貨成交及遠期基差銷售據悉偏淡。因此,資金相對看弱菜油,菜棕、菜豆做空套利也施壓菜油。
記者注意到,2月以來棕櫚油市場一直處于上漲趨勢,但近日的連續下跌回吐了上個月的大部分漲幅。對此,陳燕杰解釋說,2月中旬到上周五,國內棕櫚油增倉上行,先后因3—4月船期CNF報價少,市場擔心印尼棕櫚油出口限制影響、國內近月船期棕櫚油洗船、馬來洪水、國內現貨成交量較好等因素,資金仍對國內需求復蘇預期存有期待。近期,隨著中國再度開始采購4—5月船期棕櫚油,印尼棕櫚油出口限制影響有所降溫,疊加阿根廷大豆產量近期繼續調減導致的美盤粕強油弱、美國加息表態后國內外商品短期整體走勢偏弱的市場環境,國內豆油及棕櫚油主力合約前期大區間上沿突破未能有效,并隨之減倉下跌。
“可以看出,棕櫚油中線邏輯其實并沒有變化,近期走弱主要還是前期利多因素的轉變及商品市場氛圍的變化。”陳燕杰說。
據史恒昱介紹,當前的棕櫚油市場整體上處于外緊內松的格局。目前正處于東南亞產區季節性低產、低庫存的傳統淡季,加之印尼政府前不久剛剛通過調整GMO準證發放政策施加了出口的限制,上游整體上沒有表現出特別明顯的供給壓力。不過,由于去年6月份以后進口利潤的持續恢復,國內大量進口24度棕櫚油導致國內港口庫存已經積累到100萬噸大關,壓力不可謂不大。不過,在春節后的餐飲消費旺季和較高的現貨豆棕價差加持下,國內棕櫚油的基本面處于溫和中性的水平。在他看來,棕櫚油未來的行情可能繼續保持振蕩的格局,單邊走勢由宏觀主導。
對于后市,賈暉認為,受邊際供應增加預期影響,油脂板塊短期有望延續弱勢。具體來看,棕櫚油市場方面,3月馬棕櫚油進入產量恢復,增加市場供應,缺乏邊際利多驅動,有望延續弱勢。需關注下半年拉尼娜轉厄爾尼諾預期對盤面能否帶來提前的短期提振作用。豆油市場方面,短期庫存邊際仍在持續走低,且處于5年來同期最低,但受巴西大豆上市供應預期以及國內較高的豆棕價差拖累,短期在其他油脂下跌下將延續弱勢調整行情為主。截至3月10日,張家港地區豆棕現貨價差1440元/噸,歷史性高位的價差不利于豆油消費預期。菜籽油邊際周度庫存快速回升,加上國內菜籽4月、5月將面臨收割集中供應上市,短期壓力增加。
“目前市場還在繼續觀察硅谷銀行事件是否會引發類似2008年的全球系統性金融危機,但尚無定論。對于油脂來說,上半年的基本面可謂多空交織。一方面,當前年度加籽的豐產傳導到國內市場對菜油的壓制,以及棕櫚油龐大的國內庫存使得油脂整體的行情不容易表現得特別強勢。另一方面,偏低的油粕比和當前年度南美大豆的減產預期的逐漸兌現又讓市場覺得油脂的估值已經處于偏低水平。在不發生系統風險的情況下,上半年年油脂將繼續維持窄幅振蕩的格局。三四季度以后,棕櫚油產量的季節性增加和南美大豆到港壓力的消化可能會導致油脂品種間結構性交易機會的出現。”史恒昱表示。
免責聲明: 本公司提供的資訊來自公開的資料,本公司僅作引用,并不對這些資訊的準確性、有效性、及時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及不承擔任何責任。本公司提供的資訊并不構成任何建議或意見,均不能作為 閣下進行投資的依據。